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八咏楼观察丨春运冷清,难挡日子红火

2021-02-10 19:33:08    来源:   

请输入图片描述

浙江在线(评论员 傅颖杰)1月28日春运开始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同比下降66%,与之相对应的是,春运机票也降至5年来最低,这场曾被称作人类最大规模迁徙的运动,在今年,以一种格外冷清的姿态登场。

在金华,情况也类似。统计显示,截至2月8日,金华火车客流50万人次,同比下降67.6%;义乌机场进出港旅客17238人次,同比下降72.9%,今年的春运人员流动规模明显小于往年。

一边是冷清的春运,另一边情况却恰恰相反。

根据火车、民航和大数据测算,今年春节期间,在金华过年的总人口为570万,其中外来人员为190万,同比以往多出100万。金华鼓励并号召广大务工人员“就地过年”“留浙过年”收到了明显成效。

笔者认为,春运“冷清”,不是坏事。它首先展现了国人对新环境的强烈适应,体现的是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对公共安全的维护,对规则、对秩序的遵守,愈发深入人心。

其次,春运“冷清”,不代表日子也“冷清”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为了让大家过个红红火火的“精华”年,金华就专门实施了“备货倍增计划”,指导12家重点监测粮油企业、31家大型超市,加大采购力度,按照日常库存数的20%-30%增加备货;福泰隆、大润发、世纪联华、沃尔玛等大型超市的生活必需品也按平常日销量多1倍进行备货,确保春节期间市民“米袋子”“菜篮子”储备充足。

在各县(市、区),也不乏真“金”真情留人的暖心措施。如东阳就推出了“600元红包消费券”,只要是备案留东阳过节的省外员工,都可登录支付宝领取,春节假期,大家可在指定商场、超市等场所使用。在此基础上,东阳各大企业也根据自身实际,为“就地过年”员工发放数百元甚至数千元新春红包。横店集团东磁公司给留东阳员工平均发放2000元以上红包,车间主任高达5000元。花园集团也专门出台《2021年春节外省员工留花园过年的鼓励政策》,规定外省员工在花园村(包括在东阳市范围)过年的,除按规定享受东阳市有关鼓励政策外,花园集团额外奖励每人1000元。

此外,留岗补贴、房租补贴、景区免费、公共场馆免费开放,目的都是为了让在金的市民朋友过一个温暖祥和的牛年新春。各地还针对留金员工推出了培训补贴,助力员工增收、提技。“我们公司80%留东阳员工都报名参加了假期培训。”横店影视城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目有直接从事影视和旅游服务的企业员工4680人,留东阳过年的外地员工有1565人,公司为这部分员工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大大提升了外地员工的获得感。

中国很大,是一个个家庭组成的。一场“冷清”的春运,不仅没有淡化“故乡”的地位,反而让大多数人对他工作生活的“第二故乡”更加充满感情。来自安徽凤台的陈辉夫妻俩,是东阳新亚实业10多年的老员工,今年春节,夫妻俩响应号召决定留在东阳过年。“在东阳过年有1600多元的红包,厂里还给我们安排免费培训‘充电’。”陈辉说,这是他10年来第一次在东阳过年,“我们俩在这边工作这么久,却一直没有好好在东阳转过,这个春节,我们准备玩开心。”陈辉不无骄傲地表示,他已经在东阳买房,是个“新东阳人”了。

反过来看这场“冷清”的春运,也是来年经济发展的重要伏笔。这个冬天,留下来过年的务工人员,填补了春节期间以及节后,制造业和生活型服务业等行业本就存在的用工缺口;这个冬天,企业得以聚力蓄能,春节不停工,节后抢人复工更是快人一步,赢在了起跑线上……“冷清”的春运,是助力当地经济实现“开门红”的好帮手。

别小瞧了这份助力,尤其对刚刚经历了疫情大考的金华市工业经济来说,十分宝贵。2020年,金华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453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达到4556家,实现了“V”型回升,此外,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4%、29.4%,增速均居浙江全省第一。2021年,金华唯有更加重视人才引领,大力实施人才科技攻坚行动,才能乘势而上、开拓创新,迈好“十四五”发展第一步、见到先行市建设新气象。


值班编辑:朱浙萍

值班主编:杨振华


编辑:傅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