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他写的书被中外十几家图书馆收藏

2019-02-22 17:24:56    来源: 金华日报   

微信图片_20190222172419.jpg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2月22日讯   永康是百工之乡和五金之都,在这块热土上,曾经有很多老行当,如今却在滚滚的时代车轮中渐行渐远。然而,永康87岁老人应焕祺为了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老行当,退休后花了20多年时间,走过9个省,到过18个县市,在70多个乡村留下足迹,拍摄了1万多张照片,最终整理近40万字、2300张照片,结集出版《民生七十二行》《中国传统杆秤》两本图书。《民生七十二行》向读者展示了民生工艺独有的魅力,且封面印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文化遗产标志。同时这册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定为“农村重点读物”,并被十几家省以上中外图书馆收藏,这其中不乏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

  《中国传统杆秤》抢救性地记录了杆秤制作的发展与传承,给后人留下客观、完整的杆秤资料,并被日方选中,成为待发行书籍。

  “为史存真,为史留证”的愿望虽已实现,但是应焕祺还迫切地希望将我们中国的文化推向全世界。

  想把书翻译成日语 在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记者去应焕祺家的时候,他忙着在二楼的工作室用电脑向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日语教授徐秀姿写信,委托其帮忙翻译《中国传统杆秤》这本书。

  《中国传统杆秤》是他继《民生七十二行》后花了十几年时间记录的第二本书。记者简单翻阅了一下,这本书从杆秤的起源开始、种类、变化、工具、材料、配件以及制作杆秤、戥秤的工艺。

  秤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衡器,在历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加之现在国家出台了限制杆秤使用的政策,杆秤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小。应焕祺觉得,传承工艺的匠师都已进入花甲之年,过去常见的售盐秤、售肉秤和用于交易珍稀药物的戥秤等,市面上已经越来越少见。一旦失去见证物,传承千年的秤文化就会湮没。于是,他趁着制秤工匠们健在,抢救性地记录了杆秤制作的发展与传承。

  去年,《中国传统杆秤》的出版社——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挑选了10本书送往日本,供日方挑选在日本发行,没想到《中国传统杆秤》这本书一举被日方选中。但是,因为在这本书中,存在一些专业名词难以翻译,这件事也就被耽搁了下来。

  去年12月底,永康举行博士大会,应焕祺在会上结识了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教授徐秀姿。应焕祺说,在上海海事大学,早已把中国传统文化进驻到外国留学生的课堂。正好徐秀姿是日语教授,如若能把自己的书翻译成日语,那么,在日本传播中国这方面的传统文化指日可待。

  应焕祺跟徐秀姿说起自己的想法后,她很感兴趣,愿意帮忙翻译。

  为了能让日方更直观了解我国的杆秤文化,应焕祺还自己出资找了一位资深的传统杆秤工匠,让他纯手工打造一杆秤,准备到时候和书一同献上。

  出版《民生七十二行后》 又抢救性写了九个行业

  应焕祺写的第一本书叫《民生七十二行》,这本书于2011年由杭州出版社和美国华文出版社投资同步发行,且还有回报。2012年春节除夕,中央广播电台采访播出应焕祺的事迹,香港阳光卫视到他家采访。

  翻开书本,里面很多行当都曾是我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必需品,像织布、印染、布鞋、黄酒、水车、衡器、雨伞、木舟、毛笔、砖瓦、渔网等。应焕祺的夫人朱巧霞说,《民生七十二行》出版后,他又断断续续写了即将消失的9个行业,其实现在保留下来的一共有81行。

  在应焕祺的书里,每张照片都拍得很好。朱巧霞说,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很要完美,第一次拍不好,就拍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拍好为止。

  应焕祺相机玩得比较早,在上世纪80年代,每个月工资只有200元的时候,他就花了5000元买了一台日本进口的FM10相机,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又陆陆续续更换了七八台相机。

  他是一个认真的人,有时为了重现一个已失传的行当,不惜寻找当时健在的匠人重演当年旧景。

  2002年,应焕祺在浙江电视台的一个专题节目中看到浙江、安徽交界处的山村有人还在使用水碓,辗转联系后找到了那个地方。

  他背上相机坐大巴前往建德,之后再转大巴,最后坐拖拉机进村。那是一个只有二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到达时已经是晚上10时。当天晚上,有村民在使用水碓进行磨粉。夜晚光线不好,他特意找来一盏大灯,多个角度进行拍摄。

  2007年,应焕祺右视网膜脱落,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开刀两个星期后,金华一个做酱的师傅打电话给他,说可以晒酱了,叫他去拍照,他二话不说就出发了。那时候刚做完手术的他,一只眼睛还用纱布包着。

  在编写《中国传统杆秤》的时候,应焕祺知道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只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瓜棱铜权,这也是至今发现的最早的秤砣,他希望中国国家博物馆能提供照片和相关资料给他,从而更丰富《中国传统杆秤》这本书,最后通过辗转半年的联系,他终如愿。

  抗美援朝连立三次功 受表彰时见过毛主席

  虽然年龄在一天天增大,但是应焕祺却从来没有忘记过学习。

  2007年,电脑兴起,当时已经75岁的应焕祺因为手写稿子不方便,买来一台电脑,从基本操作开始学。通过自己摸索自学修图软件photoshop,学会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饱和度、色调等的处理。应焕祺早年都是用传统相机胶片拍摄照片的,为转换成电子稿,他还专门买了高像素的扫描仪……

  朱巧霞曾经不止一次劝丈夫,毕竟年岁摆在这儿,累倒了可怎么好。但是老人乐在其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都迎难而上。

  “或许与他当过兵上过抗美援朝前线有关,我就没见过什么难题是他解决不了的。”她说。

  应焕祺拿出自己一张二十六七岁时的照片,照片上身着军装,看起来帅气稳重。“这是我的青春年华”,应焕祺说,自己在抗美援朝时连立三次功,回来以后,从大连调到北京中央一个机构工作。夫人朱巧霞到现在对他曾经的工作还是一无所知,只见过那张带有国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任命书。

  “那时候接受表彰,还在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见过毛主席。”说起这个,应焕祺一脸自豪。

  而夫人朱巧霞也一直陪伴着他,刚开始在北京的时候,朱巧霞大学毕业接受全国统一分配,在北京崇文医院的门诊部上班,后来应焕祺回到永康,他也调回了永康市人民医院,后创办中医院,成为永康市中医院的第一任院长,一当就是10年。

  这么多年来,朱巧霞甘当应焕祺的后备军。生活中,她是贤妻良母,照料着丈夫的饮食起居。工作上,她十分支持丈夫将这份爱好当成工作,并陪着他踏遍大江南北,寻找正在消失的手工艺。在丈夫向匠师了解手工艺时,她在一边做笔记,供丈夫后期整理。

  作为一个普通人,应焕祺以特有的执著,历尽艰辛,在收集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撰成这两部具有史料价值,又富有可读性的图书,为许多值得珍藏的旧日,保留了原有的色彩和光泽,捍卫了历史的真实影像。说起自己的生活,应焕祺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再形象不过。而对于接下来要干的事情,他坚信“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来源:金华日报,原标题:《他写的书被中外十几家图书馆收藏》,作者:吴越悦。编辑:薛文春。)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