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金华频道2月24日讯(浙江在线 特约作家 傅亦武) 浙江从宋元时起就是中国极其重要的戏曲之国。论剧种,有南戏文、南戏剧、海盐腔、余姚腔一直到现代的越剧。而在金华地区,也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剧种——婺剧。婺剧俗称“金华戏”,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改今称。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波阳、景德镇等地,具有400余年的历史。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集散地,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属义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
婺剧有高腔、昆曲、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据说有1036个大小剧目,其剧目和表演还保留着秦汉以来各种艺术表演的许多痕迹,这在多声腔剧种里面也是不多见的。婺剧还有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它的几个声腔在其他剧种也有,但是在婺剧中却能历经数百年的流传还得以原汁原味地保留。例如,婺剧徽戏来源于“京剧的祖宗”安徽徽戏。安徽徽戏由于京剧的兴盛、倒流以及黄梅戏的不断发展,逐渐变样并趋于式微;而婺剧徽戏未受京剧倒流影响,仍然保持着正宗徽戏的本色、本样、本味,因此梅兰芳先生也说“京剧要寻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中去找”。
婺剧中昆腔是苏昆的一脉,由于婺剧昆腔班长期在山区活动,受外来影响较小,保留着大量苏昆失传已久的剧目和表演技巧,因此也成为研究昆腔的活资料。婺剧中的高腔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戏曲形式——南戏流传中的一个遗支。目前婺剧的几个声腔还保存得较为完整,对研究南戏的发展有很大参考价值。所以,婺剧是一个古老但生命力旺盛的剧种,一个内涵繁杂而特色鲜明的剧种,是一块戏剧“活化石”。
金华人民对婺剧有着浓烈的情感,民间素有“锣鼓响,脚板痒”的谚语。每当农闲时节,各村镇都会请戏班、接亲友,做戏看戏。婺剧最为繁盛的时候,金华地区大大小小的民间戏班达数百个。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往往看过一台戏后,凭借着自己的观察能力,就能将戏曲故事用剪纸的形式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金华戏曲窗花以表现戏曲故事情节和古代人物为主,融北方剪纸的热烈明快和南方剪纸的工细精致为一体,构图、造型、表现技法均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有专家在评论金华戏曲窗花时曾说,它“不同于中国北方人物剪纸,所剪人物皆置于庭院屋宇和树木舟桥等生活环境中,其结构形式与明清书籍插图相似,发达的江浙文人文化对当地民间剪纸的影响是明显的”。
当然,在金华传统的人物剪纸中,并不都是戏曲中的角色,还有古代名士(如姜子牙、李白)、神仙(如八仙、寿星)、民间传说人物等。只是因为戏曲故事在其中占大多数,许多古人、神仙同时也是戏剧的主人公,故以此来代指这一类型的人物剪纸。
金华戏曲窗花广泛流传于金华、浦江、永康、兰溪等地,从地方史志的记载,以及有识之士搜集的一些古旧剪纸原件和熏样中可以推测,明、清两朝是金华戏曲窗花的鼎盛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婺剧也恰好处于产生、成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两者之间的联系不言自明。由于男尊女卑的旧有传统,古时的农村妇女大都专心操持家务,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最隆重的娱乐活动便是看戏了。每到新年之时,大大小小的戏班子奔波赶场,给金华城乡百姓以艺术享受;村妇们则在看戏之余巧剪如飞,把一个个生动的戏曲故事贴满窗棂,化窗台为戏台,留下那美好的一个个瞬间。随着婺剧的传播,也随着金华人出外谋生的脚步,金华民间剪纸也开枝散叶,在周边地区传播开来。
以戏曲窗花为例,金华传统民间剪纸有以下艺术特色。
1、质朴无华,不求绚烂
按现在常规的剪纸分类方法,大都把剪纸分为单色、彩色两大类,其中彩色剪纸又可以分为套色(用不同颜色的纸片衬在剪纸图案之下,剪纸只起到勾勒线条的作用,如广东佛山的“铜写料”)、点色(用白色生宣纸剪刻好作品,再用颜料点染,达到彩色效果,河北蔚县剪纸是这一类的代表)、分色(剪纸的不同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成,再以类似剪贴画的处理方式,拼凑粘贴在一起)等几个种类。和其它地方常见的色彩斑斓的彩色剪纸相比,金华传统民间剪纸属于单色剪纸,又基本使用乡间土法染制成铁红色的土纸,色彩浓重,虽然不会特别抢眼,但朴素无华,完全以画面来打动读者,和金华地区淳厚朴实的民风民俗相得益彰。
2、依情取景,情景交融
戏曲窗花的重点在人物的表现,金华戏曲窗花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与其他地区戏曲窗花往往只是孤立地表现故事主人公相比,金华戏曲窗花不但重视人物,也着重对故事发生的场景进行表现。中国戏曲表演的特点之一就是简洁留白,戏台之上,往往一张桌子就是一座高山、一片木桨就是一艘航船,但在农村妇女的镂花剪之下,这些被省略的场景都依照她们个人的想象再现了,不但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也进一步使画面更具张力。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程征在《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剪纸》一书中这样描述金华戏曲窗花:“窗花在中国南方较少,但在浙江中部浦江等一带却十分盛行,这一带的传统剪纸保持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并以戏曲人物类最为突出,题材取自婺剧、越剧等地方戏曲和历史故事,与中国北方、南方潮州等人物剪纸不同的是,浙中剪纸人物都融入生动的场景,处于树、屋、舟船、桥梁、栏杆、家具等构成的景物环境中,具有很强的绘画感。”如作品《水斗》,取材于《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故事。故事中,许仙被法海迎至金山寺软禁起来,不能下山与白蛇相见。白蛇得知许仙下落,与青蛇一起到金山寺请求法海放回丈夫,却被法海拒绝。白蛇一怒之下,啸聚江中水族引来大水,意图淹没金山寺救出许仙,法海也请来天兵天将与白蛇相斗。最终,白蛇因为怀有身孕,不得不败下阵来。剪纸作品中细致地刻画了这一故事情节,白蛇、青蛇乘舟破浪前行,小舟前后鱼精随扈,法海与神将迎面拦路,小舟下波澜起伏的潮水,山岩之上的金山寺,寺前的竹林,寺后的佛塔,塔上缭绕的云雾,都被一一剪出。画面繁复而不杂乱,远近高低安排得当,大有举重若轻之感。因为有了这样的场景描绘,更显得那一场大战紧张激烈,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阴阳虚实,凸显主题
中国剪纸图案中的线条处理可分阴、阳两种,阴剪(刻)法是将线条剪镂出来,留下线条之外的部分;阳剪(刻)法则正好相反,是将线条以外的其它部分去除。阴剪(刻)法留下大面积色块,因而沉重厚实;阳剪(刻)法大面积留白,显得纤巧玲珑。所以,即使是同样的画面、同样的构图,分别用阴剪(刻)法和阳剪(刻)法来处理,也会使作品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在金华戏曲窗花中,阴、阳两种手法被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根据作品的需要巧妙运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戏曲窗花的核心当然是人,也就是作品题材的主人公。一般来讲,在金华戏曲窗花中,阴剪法主要用于人物,从面部五官到衣物纹饰,都将线条剪去;阳剪法则主要用于画面背景的刻画,房屋、舟车、山河、云雾等等,都用阳剪法,只留下各式各样的线条。如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的作品《荡湖船》,表现的是两个少女荡舟采莲的情景,两个人物的眉眼衣饰都用阴剪法,但她们脚下的小船、船头的花篮、篮中的莲花用的都是阳剪法。再如《西厢记·惊艳》,画面图案主体的几位人物,以及显露出一角的圆凳、桌案是用阴剪法来刻画的,背景中的窗格、甚至地面上的砖纹也都用阳剪法一丝不苟地剪了出来。阴剪法形成的大面积色块和阳剪法形成的纤细线条,一虚一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人物身上,于是这些故事里的主角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剪纸作品的视觉中心。这种阴阳结合、虚实相生的处理方法,使剪纸作品中的线与面相互映衬、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从而将作品的主题进一步凸显出来。
此外,从艺术特点来说,单一色调的剪纸在表现三维空间、远近透视关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经常会有画面中所有组成元素堆积叠高的情况,而金华戏曲窗花通过阴阳、虚实的关系运用,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不足,从而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