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东阳画水镇旭光自然村:村民以古建筑“换”宅基地

2018-01-17 21:11:08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1月17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吴旭华)  “治危拆违”中保护下来的古建筑,其后续命运如何?1月16日,走进东阳市画水镇黄田畈村旭光自然村,18幢古建筑错落分布。它们中有的已经修缮完工并投入使用,有的正在修缮之中,那些基本完好的古建筑则静默立于冬阳中。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旭光自然村党支部书记蒋军华说,留存不多的古建筑是乡村振兴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笔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田园综合体。

  能保尽保,重新发现古建价值

  旭光的古建筑保护工作起步较早,还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村就修缮了顺德堂(花厅)、蒋氏宗祠等大型厅堂,作为村民聚会活动场所。

  “可以说,在古建筑保护工作上我们也走过弯路,只把保护对象聚集于大型公共厅堂和宗祠,忽略了那些私人宅院。”蒋军华说起此事很有感触。去年春,“治危拆违”工作开展,旭光自然村班子成员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发现了不少构造精巧、雕饰精美的私人宅院。要不要拆,能不能拆?大家都很为难。幸好去年5月份,市里出台了要求做好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的文件,在明确了文保单位(点)以及“三普点”不得拆除,其他历史文化建筑中的危房必须由市文物保护部门专家勘查后确定是否拆除,大家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事不宜迟,蒋军华马上联系了市文物保护部门要求确定保护对象,除了4处文保点和3处“三普点”,其他古建筑都被保护下来。而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一番话也让他们喜忧参半,“他们说,旭光的民宅很有看头,很有特色,不比徽州的差。”原来,画水一带这些年保护下来的多为大型厅堂,而在旭光保留着多处五间头、十一间头和十八间头民宅,有些民宅格局奇特,像建于明代中期的“富字民居”就是依“富”字构造;建于民国的十八间头保存了大量吸收西方透视原理的画工体木雕;多处五间头民居独门独户,关上门即朝可赏花暮可饮酒……

  产权置换,保护宜居并行不悖

  在保护了古建筑的同时,旭光面临着难题:在不拆除古建筑的前提下,如何满足无房户和危房户的居住需求?

  从走访情况看来,由于土地指标受限,部分村民长期居住在大杂院里,只有1间甚至半间房,最多的3间房。明火隐患加上结构改动,给古建筑保护带来了很大困扰。在听取文保专家的建议,斟酌“治危拆违”后分配到的土地指标,旭光决定实施产权置换,率先为古建筑里缺房严重的村民安排新的宅基地。此举也开了画水镇古建筑保护产权置换的先河。

  “富”字民居由蒋夷星、蒋洪天、蒋洪区等3户村民共有,另有村属产权半间。在了解到村里的用意后,3户人家爽快地签字同意。“祖宗传下来的房子虽然住着不舒服,但都是念想,我们真舍不得拆。现在由村里收回产权,给我们另外安排宅基地,再好不过了!”村民蒋洪天说,能让古建筑得到保护,这是大家都乐于看到的事。置换产权最多的蒋正进住在鸣善堂,共3间房,他爽快地交出了老房,“住在古建筑里的我们没这个财力保护,但又不愿意看着它损毁,对它是去留两难。现在由村里出面保护,我再也不用纠结了!”双奎堂住户蒋跃军、许银仙,村里已安排屋基造房子,他们的3间旧房被村里收回修缮,“当时我们随便拆除一些不重要构件,就当成是旧房拆过了。现在由村里收回保护,心里安稳了。”

  目前,旭光已与7户村民签订了产权置换协议。利用这一契机,该村已为7处古建筑申报市级文保点。

  “目前有很多住在古建筑里的村民等着产权置换,我们将根据规划逐步实行。”蒋军华说,目前,旭光一期已安排了12户村民重建新房;对于稠岭线南侧的村庄老区域将按传统民居风格实施外观改造;同时打造一条“古建街”,融传统商贸业和手工业于一体,依托当地的“全牛宴”,发展古建筑商贸旅游。为此,旭光还改造了村里的部分路面,用弹石和青石板代替以前的水泥路,古建筑四边的绿化景观也已跟进。

  民投村助,历史建筑起死回生

  双奎堂是旭光硕果仅存的廿四间头,也是全村建筑面积最大的古民居,占地面积达1518平方米。连日来,村民们正忙着修缮后进的诒燕堂。这座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古建筑有多个名字,建造者蒋永清系邑庠生,其孙子和曾孙中有4个是太学生。此现象被人称为“一门三代金玉成双”,因而以“双奎”命名。整体建筑结构合理,布局严谨,前面正厅悬“双奎堂”匾额,后堂名诒燕堂。

  由于民间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双奎堂后寝、诒燕堂南面一间正屋和北面一间厢房因村民建新房而被拆除,抵作建房面积。2006年3月,东阳籍著名建筑学者洪铁城走访后,连叹可惜。

  经两个月的准备,去年11月,双奎堂启动修缮。整项工作由旭光自然村“两委”牵头,采取“民投村助”方式,即先由村民筹资,达到修缮总额评估价30%以上,其余由村里补助。

  “双奎堂面积大、价值高,保护形势很迫切,这是我们把它作为‘治危拆违’后第一个修缮项目的原因。”蒋军华说,以前有村民想修缮古建筑,但都缺乏牵头者。因此,对于古建筑修缮,旭光坚持由村干部牵头,统一意识,排除矛盾。经过召开党支部会议与双奎堂名下后人会议,深入沟通,目前已筹集了约30万元,且捐款还在继续。据介绍,村民捐款很积极,蒋国根出资10万元,蒋金宝捐资2万元,11位村民各出资1万元,已有30多名村民捐款。

  早在2013年,旭光就出资修缮了市级文保点新祠堂,其中村民筹资约25万元,省历史文化名村一般项目补助58万元,其余160余万元的缺口由村集体出资。该村准备把每年村集体收入的一半用于古建筑修缮,发动更多人参与,掀起保护古建、振兴乡村的热潮。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