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人民日报》报道兰溪治水工作: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

2017-11-19 14:07:38    来源: 人民日报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11月19日讯    浙江兰溪,地处钱塘江上游,是金华、衢州出水的“总阀门”,直接关系到杭州的饮用水安全。这里水系迂回,水情复杂,河塘沟渠遍布城乡,如何管好这万千条“毛细血管”?

  创新机制,兰溪建立起覆盖16个乡镇(街道)的水环境管理中心,一套基层长效治水护水模式,打通了水质管护“最后一公里”,为保障河流的健康生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提升硬实力,治水专人干

  初冬的早晨,灵洞乡水环境管理中心水质化验实验室里,检测员正在对村级河长送来的水样进行检测。

  灵洞乡党委委员方振强说,这里是浙江的“水泥之乡”,以前污染源多,水环境治理难。自从水环境管理中心成立以来,治污不断提速,5条河流水质年达标率稳步提升,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53%、82%,今年前11月达到了100%。

  2015年,兰溪在灵洞乡试点建设水环境管理中心,对辖区水质进行检测。水质好不好、责任实不实,各级河长治河管水有了技术支撑。

  兰溪市委副书记、治水办主任范冬岩介绍,结合乡镇实际情况,水环境管理中心采取三种模式:有的是乡镇自建,有的建在学校,还有的建在企业。“这样因地制宜,充分依托社会资源,利用其场地、技术、设备等优势,减少乡镇资金压力,部分管理中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合作方式。”范冬岩说。

  巡河、采集、检测、上报……灵洞乡生态环保员楼鸳鸯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在这里既可以发挥专业所长,还能不断提高综合管理能力。”这位从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的女孩说。

  治理水环境,人才是关键。为破解基层专业人才普遍缺乏的难题,兰溪从三方面发力:

  选聘生态环保员。全市共调剂全额事业编制16名,担任生态环保员。

  选派河长助理。市里抽调相关部门业务骨干16名,赴乡镇挂职河长助理,主动参与河道巡查、水质抽样检测等治水业务。

  强化技能培训。今年以来培训各乡镇治水办主任、信息员、河长助理等300余人次。

  织密责任网,破解监管难题

  水环境管理中心,建是基础,管才是关键。兰溪坚持建管并举,把河长制管水机制落到实处。

  河长能否管好河,问责是关键。兰溪建立村级水质考核奖惩制。乡镇水环境管理中心实现了对断面水质、劣Ⅴ类小微水体检测全覆盖,依托水质检测结果,乡镇对村级每月一考核,考核结果在媒体上公布。

  市里根据考核排名情况,落实通报、预警等举措,并由市领导对落后乡镇的负责人进行约谈,奖优惩劣,压实治水主体责任。

  赤溪街道常满塘素有“兰溪第一塘”之称,水域面积500亩。“有了水环境管理中心,水质好不好,数据说话,有问题随时就能发现,怎么敢放松啊!”傍晚还在巡塘的池塘长徐志林说。

  水样采集是首要环节,为确保客观公正,兰溪市规定,水样采集除1名采样人员外,增配2名以上监督员,监督员由村级上下游河长或者村民代表担任,互相监督。

  水样检测实行AB角制。乡镇水环境管理中心每个检测岗位配备2名以上检测人员,工作中互为补充、互相监督、合力治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16个中心小网格组成的大网,铺在兰溪城乡每一寸土地上。”兰溪市委书记朱瑞俊说,水环境管理中心作为治水工作的技术支撑平台,打通了水质检测、管护“最后一公里”。

  环保部门数据显示:今年前十月,位于兰溪兰江将军岩的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Ⅱ类。这是自浙江“五水共治”开展以来,兰溪出境河流断面水质创下的最好成绩,也是近20年来的最好水质,实现了“一江清水送下游”的治水承诺。

  (原标题《打通治水“最后一公里”》作者应飞舟。编辑郎擎宇)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