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生活 正文

东阳花甲老人耗尽半生创办起时间文化馆

2016-11-20 18:56:23 来源: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张耀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11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耀世界上可长可短,又绵延不绝的,只有时间;想截断想留住,却总是溜走的,也是时间。时间,带走了一切,也留下了一切。本月初,由66岁东阳市民陈熙所建的时间文化馆,在东阳城区十字街188号正式开馆。为了东城的文化收藏事业,这位六旬老人耗尽半生,在上万只钟表的滴答声中,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歌谣。

上万块钟表琳琅满目

走进时间文化馆,就走进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古钟表世界。美轮美奂的瓷壳钟、制作精良的珐琅钟、靠温差转动的空气钟、古今中外的各式名表……甚至误差极小的氢原子钟和战斗机上用的仪表钟,你都可以在这里看到真品。

时间文化馆共有两层。一楼专门摆放国内钟表品牌,时间跨度从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地域范围跨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山东、江苏、辽宁、广东等多个省市。南京钟、三五牌座钟、西湖牌手表、五一牌手表等老一辈市民都认识的钟表品牌,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身影。

二楼则分门别类、整齐摆放着来自瑞士、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进口钟表。除了江诗丹顿、百达翡丽、积家、爱彼、万国等知名品牌古董金表外,还有功能繁多、制造复杂的瑞士18k金三问计时怀表、18K金双秒追针怀表,更有一块活动人偶怀表。随着时间的报时,这块活动人偶怀表表面上的小人偶能够做出划桨、弹琴等动作,实在是妙不可言。

源自父亲的钟表情缘

时间文化馆内古今中外的上万块古董钟表,陈熙用了30多年时间收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一个“表痴”。

陈熙痴迷钟表自幼受到父亲陈志迪的影响。而在陈志迪影响下,包括陈熙在内的五个儿子都从事过修理钟表这个行业,至今还有3个儿子还在钟表行业,可谓是东阳市的一个钟表世家。

今年87岁的陈志迪早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自年轻时就喜爱钟表,并在北京、上海等地自学了钟表修理技术。1958年,回到东阳的陈志迪在东阳市千祥镇开了第一家钟表店——千祥钟表店。

陈熙16岁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亲学习修表,并对钟表产生了特殊的喜爱之情。出师后,他到东阳市南马镇开出了南马钟表店,成为一名技术出色的修表手艺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开始在国内流行,戴表的人越来越多,这给修理并销售钟表的陈熙带来了不错的收入。1986年,陈熙将事业从南马转移到了东阳城区,并在东阳城区买房安家落户。

每天看着各式各样的钟表在自己手中“起死回生”,陈熙渐渐产生了要让钟表流传下去的想法。于是,在修理钟表之余,他开始收藏手表,并常常到旧货市场或古董店淘手表,还经常向同行打听值得收藏的钟表的下落。

耗尽积蓄购买钟表

作为一名资深表匠,陈熙能够清楚分辨哪款手表有收藏价值。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收藏鉴赏水平和修理钟表的技术,2006年,已经56岁的陈熙毅然带着夫人踏上去北京的“求学”之路,在北京一呆就是三年。期间,他和全国顶尖的钟表收藏家和修理工切磋交流,更把收藏的目光放眼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

“国产品牌的手表价格倒还好,但是国外知名品牌的钟表,每块都价值不菲,耗尽了我大半辈子的积蓄。”回忆起收藏路,陈熙笑着说,为了得到一件藏品,三番五次登门拜访钟表主人也是常有的事。

在收藏钟表方面,陈熙豪气十足,但在平时的生活中,他却能省则省。到欧美十多个小时的飞机,他和老伴为省钱,从来都只坐经济舱;他一直用两三百元的老年机,甚至没有一辆上档次的交通工具。但他对钟表的执着,在钟表收藏界已小有名气,常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收藏馆等前来借藏品展示。


 

编辑: 薛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