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金华频道 > 2016即时报道 正文

乡风革命:文化引领乡村社会治理转型的典型样本

2016-09-01 21:25:0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作者: 浙江新闻客户端特约作者 郭金喜

【编者按】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正进入一个全面转型和升级的拐点,农村的建没和治理需要理念、主体、机制、手段和模式、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创新,也需要各种资源要素、主体力量和政策制度的有效导入、高度聚合与精准供给。磐安县的“新乡风革命”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学理与实践的有益借鉴,引起了金华市社科界的高度关注。

8月16日至18日,金华市社科联组织部分专家围绕“乡风革命与摘帽快跑”赴磐安调研、座谈,就如何深挖新乡风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如何深化新乡风革命的内涵拓展外延、如何以乡风革命引领磐安摘帽快跑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那么,专家们是如何看新乡风革命的?本端今天推出第二篇研究成果。

磐安县以“四大革命”、“八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乡风革命”,不只是农村社会可视环境的改变,也不只是乡村社会文化重构、文明的提升和新农民的培育,更是文化引领下乡村社会治理转型的有益探索,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乡风”本身。

乡风革命,革的不只是乡风,更是主动应对经济新常态的战略选择

作为农业人口占比超80%的山区县,无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的打造,还是“乡村慢生活+中医药健康养生”主体旅游业态的生成,乡村均是磐安一号产业的基石与生命所在。乡村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产业的规模扩张与竞争力提升。磐安将“最美村庄”创建作为“乡风革命”的总载体,无疑抓住了一号产业持续发展的命门,敲开了生态富民的大门。人们愿意去那儿,是因为那儿让人觉得舒服。而“乡风革命”引发的村庄软硬环境的变化,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磐安休闲养生旅游的品质,“最美村庄”成为最具磁场效应的吸引物,对于磐安一号产业的发展具有叠加和乘数效应。

磐安县武术舞蹈排舞大展示活动

乡风革命,育的不只是农民,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

勿庸置疑,农村、农业、农民既是磐安发展的短板所在,又是潜力与希望所在。“乡风革命”,有机组合了乡村创业创新主体、乡村创业创新环境和政策激励等供给侧力量,以质能提升统领量能扩张,围绕“乡村慢生活”做足有效供给文章。

“乡风革命”把“培养主动有为的新型农民”作为第一个细分目标,跳出了仅把农民作为社会主体的传统限定,进一步将其视为乡村治理主体和发展主体,实际上也就是把农民当作创业创新的主体,并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支撑一号产业的蚂蚁军团,以更好地支撑起乡村休闲养生旅游产业集群。

而“树立文明有礼的良好风尚”和“打造优美宜居的生态家园”细分目标建设,则分别指向了农民创业创新和乡村发展最为直接的软硬环境建设。其中,生态家园以外观构成了乡村休闲旅游经济的初始吸引力,“良好风尚”隐性地成为乡村休闲旅游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乡村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与发展动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实现主客共享,让乡村发展见物又见神,农民创业创新见钱又见情,游客休闲旅游见景又见心,真正推动宜居、宜业、宜游的一体化。可以说,“乡风革命”就是基于游客满意度、以服务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旅游供给侧改革的主动作为,从磐安的实践看,这项改革已然产生活力无限的鲶鱼效应,比较直接的体现是:全域化旅游的强势推进、“住宿经济”的迅猛发展。

磐安古村土布

乡风革命,立的不只是治理,更是实现发展转型科学跨跃的现实路径

以系统思维看待“乡风革命”的四大细分目标,可以发现新型农民培育是根基,良好风尚与生态家园建设是手段,治理模式是战略目标与统领,它们共同构成了新时期磐安乡村内生自主发展的支柱。只有抓住了农民这个磐安最大多数的主体,才能真正明晰“乡风革命”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稳固乡村改革发展的动力与方向;只有抓住了良好风尚和生态家园两大支撑,才能真正把握乡风革命的载体与乡村建设的特色化和内生基础;只有抓住长效治理这个关键,才能推动乡村整合性发展自主性生长、确保“乡风革命”的成效。

有理由认为,“乡风革命”的四大细分目标,也就是磐安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推同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四大支柱;“乡风革命”的影响与效应,必然超越“补短板”的初衷,必然跨越农民、乡村和精神文明的预设,从强基础、升优势、优体系等方面对一号产业培育、摘帽快跑与科学跨越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也即,“乡风革命”是磐安主动告别见物不见人的传统发展范式,以乡村文化转型克服家洁村脏、“干部干、群众看”等发展弊病,倒逼和引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并将之纳入制度化轨道实现内生发展的积极探索。

磐安“乡风革命”,既立足三农,又跳出了三农。它革的不只是乡风、育的不只是农民、立的亦不只是治理模式,在更根本的性质上,它是经济新常态下,磐安从“人”的新农村建设出发,用乡村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倒逼和引领县域经济社会转型的创举。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编辑: 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