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一根绣花针,绣出刚柔并济的城市管理“金开模式”

2020-06-29 08:50:09    来源:   

请输入图片描述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6月29日(浙江在线 开发区报道组 吴璇)“我们家附近那个长期占用公共场地经营的摊位终于被清理了,而且现在还有执法队员每天来巡查,有问题就解决,来往的车辆通行顺畅了。”金华开发区江南街道兴学社区居民黄洪伟提起社区的改变,竖起了大拇指。

一座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社区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分局推行的“执法进社区”,安排执法人员进驻各社区,执法力量下沉一线,定人定责管理,占道经营、人行道乱停车、违规养犬等长久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再也不难了。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者的针脚密不密,决定了城市运行的阵脚稳不稳,城市百姓的幸福感实不实。”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分局局长马福彬表示,“执法进社区”是做实网格化、服务基层的具体举措,也是社区软性管理与城管硬性执法的实践结合,更是城市管理“金开模式”的有益探索。

以执法为针,以网格为线

绣出精细管理“同心圆”

交叉检查村上沿街商铺劝导物品摆放、协助社区处理居民晾晒问题、处理养犬噪音扰民……在江南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副中队长赵群兵的笔记本上,记录着社区工作内容和居民需求,每完成一项,他都会在后面打个勾。

在过去,社区居民遇到问题往往会首先拨打8890便民服务热线进行投诉反映,等案件转接到执法中队,中队执法人员接到信息后才会赶往现场进行处理,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可现在,社区每个网格有了自己的“执法联络员”,通过他们,居民的一些小事不需要来回折腾,很快就得到了圆满解决。

“这里有不少建筑垃圾,也不知道谁扔的,能来处理一下吗?”“好的,马上来!”前不久,家住高畈社区汪姜街的张秀娟买菜回家途中发现自家单元楼附近多了一堆建筑垃圾,影响大家通行,于是就在微网格群里发了消息。社区网格员接到反映后,立即将情况告知派驻在社区的执法队员。10分钟后,执法联络员赶到了现场,找到正在装修的户主,责令其将垃圾清理完毕。

“进社区以来,执法队员基本上一个月2/3时间都在社区直接处理问题,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赵群兵说。汪姜街26号1楼住户是一名80岁左右的老人,在院子里散养了4条狗,遭到居民强烈反映。执法人员上门了解情况后,发现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沟通存在困难。本着服务理念,执法队员与老人的子女共同商量,最后决定由子女带老人外出,老人散养的狗则由执法队员按法律规定进行收容。“执法人员和我们有商有量,事情能得到圆满解决也很感谢他们。”老人的女儿陈女士说。

据悉,“执法+网格”工作开展以来,社区与执法部门的沟通渠道畅通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不出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同时还能发挥综合执法的教育引导作用。“执法队员真正走进群众、融入群众,与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发挥了观察哨、前沿岗、宣传站、服务台的作用。”这是高畈社区党委书记唐淑丹的感受。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以数字为针,以精细为线

绣出治理顽疾“智慧脑”

在西关街道五里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挂着一张特殊的网格图:蓝色代表餐饮店、红色代表重点监管,哪个小区有犬类几只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在图的上方,还贴着三个执法网格员的名字与照片,与之对应的是社区网格图。

这,是开发区首个执法工作站。每天早上跟社区工作人员在这里开个碰头会,是西关执法中队副中队长叶剑锋的上班第一件事。了解问题、反馈情况,一个短会明确了当天的工作内容。“以往有些问题我们管得了但是看不到,有了执法工作站,什么问题大家都能及时沟通,执法速度和效率都有了提升。”叶剑锋说。

“五里亭新村960户,有犬类20只,重点餐饮监管店1家,垃圾分类点6处。”说起小区情况,执法队员陈伟建早已滚瓜烂熟,一天巡查两遍所管区域是他每天的“必修课”。上周,在巡查过程中,陈伟建在五里亭新村南门的垃圾分类点就抓到一个违规扔垃圾的居民。在对其进行教育之后,陈伟建按照相关规定作出了20元的处罚。“以往要靠社区传递消息,如今我们服务靠前、巡查靠前,把一些违规遏制在了‘摇篮’里,从源头上加强管控。”陈伟建说。

一段时间下来,越来越多的居民喜欢来执法工作站坐坐,和执法人员聊一聊社区的管理问题。“执法工作站在正常上班期间肯定开门、有人,保证群众来访有人接待。”叶剑锋说,如今上门遇冷脸的情况越来越少,居民掏心窝的事情越来越多。

在五里亭社区,和以往“一张纸、一支笔”巡查方式不同,执法人员带个手机就能出门。“这里小店较多,为了便于管理,每家店都有一个专属的二维码,店主基本信息、门前五包、处罚信息、巡查历史等内容都可查看。”说完,叶剑锋便打开“金开执法”APP,随机扫了一家建材经营部的二维码,相关信息一目了然。

小小二维码不仅让执法巡查上“云端”,也让经营户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审批网上办。这不,在宾虹路经营洗车店的王清乐就通过二维码在网上申请了占道审批。“有了二维码,不用我们一遍遍说具体情况了,既省心又省事。”王清乐说,如果评上文明示范商户,还能在行政处罚中作为综合考量依据,酌情处理。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以民生为针,以服务为线

绣出文明守法新风尚

“谢组,这里人行道有乱停,来处理一下。”“谢组,小区18幢附近有流浪犬,请支援。”……

在三江街道阳光社区微信群里,居民有什么事都会叫“谢组”来帮忙,他就是三江执法中队队员谢新亮。

阳光社区是开发区典型的无物业开放型社区,城市管理一直存在困难。自进驻社区以来,查油烟机、劝离流动摊贩、整治占道经营,谢新亮忙个不停。阳光路80号原本是一家龙虾馆,由于噪音扰民、污水横流等问题,居民存在较大情绪。谢新亮了解情况后,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对负责人进行沟通,最终龙虾馆得以搬迁。“原来的店实在太脏了,多亏了谢组和社区,解决了我们的烦心事。”楼上居民沈仙群说。

这是三江执法人员由“管理员”向“服务员”转变的一个缩影。三江街道下辖15个社区,其中8个社区有城中村,如何让执法不留白?“以前只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现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不推脱、不计较。”三江中队队长方惠俊说,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再小都应当作城市治理中的大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

保集蓝郡小区高层清理楼道堆积物、寺前皇城中村清理百余个地锁、何宅社区整治私拉电线……自进驻社区以来,越来越多的社区整治行动有了“执法蓝”的身影。中队副队长梁峰是派驻雅苑社区的执法人员,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利用午休时间在社区处理一起餐饮店垃圾分类问题。

在梁峰手机上,除了加入社区工作微信群,四级网格群他也在其中。只要居民有需要、有投诉,都可直接在群里@他。“以前社区做事需要和街道反映,现在社区可以直接和执法人员反映,这样一来居民的诉求有了回应,一下子就拉近了群众与执法者的关系。”梁峰告诉记者,在日常巡查工作中,还积极强化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例如发现有裸露地面、公益广告破损等问题,及时推送给相关责任部门或社区。

管理有了,服务跟上去了,老百姓幸福感高了,城市管理问题少了。何宅社区出租户较多,居民私拉电线行为较多。执法人员发现后第一时间进行劝导宣传,并联合社区、消防、公安开展集中整治,社区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以前城中村根本进去不,更别说开展工作了,现在居民态度很热情,天气热了就给我们的执法人员送水、防中暑药。”方惠俊说。

责任编辑:傅颖杰

值班主编:徐贤飞

编辑:何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