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看八婺
金华市环保局

义乌文学之星感受“信仰的味道”

2018-12-11 17:30:14    来源: 浙江在线   义乌报道组 龚献明

微信图片_20181211172839.jpg


  浙江在线-金华频道12月11日讯(浙江在线 义乌报道组 龚献明)  12月9日,参加义乌市第三届“文学之星”大奖赛的选手,坐上了城西街道七一村的观光小火车,来到了“义新欧”中欧班列起点的义乌铁路口岸,又“踏雪问道”位于分水塘的陈望道故居……大家沿着“信仰的味道”一路前行,年轻的心灵彼此取暖,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升华,创作的灵感由此喷薄而出。

  由义乌市委宣传部、义乌市文联主办的义乌“文学之星”大奖赛起始于2010年,参与者年龄为18周岁至35周岁、具有义乌户籍文学爱好者或在义乌工作一周年以上的外来建设者等。本届大奖赛自今年6月开始初赛,要求参赛者提供1~2篇(首)首发作品,大赛组委会共收到近200篇参赛作品。经初评,共有30人入围复赛。除8名选手因工作时间有冲突而错过了复赛外,当天共有22名入围复赛的选手冒雪参加了义乌市作协组织的采风活动,从采风活动中感受信仰的味道,激发文学创作灵感。

微信图片_20181211172845.jpg

  当天下午,选手们分为小说、散文、诗歌三个组别进入现场笔试阶段,要求作者结合采风内容进行创作,目的是考察作者的真实水平,也是文学“接地气”的要求,让作者深入生活,在体验义乌新农村改革开放成果之中,用妙笔创作文学作品。大家聚集大安寺塔下,落坐在绣湖之畔,文字在书桌上游走,情感在这里共鸣。“义新欧”长鸣的火车刺激着选手们的鼓膜,《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光照进心灵,慢慢浸润着青年人的文思,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从这里出发。

  “情怀加身冬日暖,真理入口墨汁甜。”这是青年作者何冰清在诗歌《访雪问道》所感受到的“信仰的味道”。今年29岁的何冰清,爱好写作多年。她认为,作文先做人,要写出更好的文章,就要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最好的文字,是美好灵魂的自然流露,而非虚假繁荣的刻意雕琢。“一文陈尽世间理,双眼望穿光明道。”在创作中,她还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作者陈望道先生的名字,巧妙地镶嵌其中,可谓颇具匠心。

  “一罐罐红糖摆在透明橱窗里,是甘蔗的前身。我们一群人站在冰天雪地里,参观陈望道故居。”青年作者符小军所写的这首小诗《在分水塘》,是当天创作的组诗《在一个雪后的早晨出发》中的一首。“在短短的一二个小时内,就创作了六首,我真是不敢相信。”符小军在创作现场的澎湃激情,也感动了作为本次大奖赛评委之一的浙江省作协原副主席、《西湖》杂志主编嵇亦工,“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但符小军却不以为然,这位在义乌经商多的青年小伙说,这也是他对自己所敬重的职业和写作对象的真情流露:“我热爱和敬畏诗歌,它可以带给我柴米油盐之外的满足和愉悦。这首诗的创作动因,不仅是我爱雪的品格,而是对陈望道先生以及他对远大理想的真情感怀。”或许,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下笔千言”吧。

  每一次出发都赋予了一种激情,每一份情感都潜伏着阵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既是取暖,也是疗伤。参与当天采风活动的青年作者中有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医护工作者,还有许多是个体经商户。正如义乌市作协主席何恃坚所说,人杰地灵的义乌,文学土壤深厚,而作为一座多元、开放、包容的城市,又使得她拥有了不同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非凡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整合,呈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作家队伍新人辈出,作家作品锐意求新,作家实力日新月异。

微信图片_20181211172848.jpg

  “这枯荷虽然看起来毫无生机,厚厚的淤泥下却孕育着勃勃生机,一有机会便会喷薄而出。”这是荣获本届大奖赛一等奖的散文《争渡》中一段话。在当天,《争渡》作者金灿从坐上小火车写起,将沿途所见的池塘中的残荷、奋飞的白鹭等一一纳入笔下,随着火车的开动,人在流动、景在流动,思想也在流动,一路畅想着未来,当思绪再次回到了现实生活的时候,眼前便是山花烂漫了。

  正如何恃坚所说,举办“文学之星”大奖赛的目的,即以挖掘新人、培养新人,发现优秀文艺作品为主要宗旨。因为参加了前两届的获奖选手,如今都已成长为义乌市的骨干作家。从这次大奖赛中,我们也看见了奋力前行的文学新军正在崛起。虽然寒冬已经来临,但他们依然在这个寒冷的冬日,用自己的笔在稿纸上奋笔疾书,在冰天雪地中感受着无穷的生机和活力,用幸福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编辑: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