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金华频道11月20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 钱关键) 金华地处浙江中部,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八婺大地的璀璨文化,而婺商文化是八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19日,由金华市工商联党组成员、总商会党委副书记陈公炎领衔创作的《我是金华人——婺商文化解读》一书首发,这本专门研究婺商形成及发展的书一经发布,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用情贴近婺商
“婺商是浙江传统四大商帮之一,有着悠久而又辉煌的历史,婺商发展壮大的精神实质,确实值得好好研究。”昨天,一名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在外婺商读了《我是金华人——婺商文化解读》,颇有感慨地说。
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总是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谈及婺商精神,陈公炎感慨颇多:“改革开放40年来,在金华这片热土上,人们勇于开拓,广大婺商办企业、拓市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用生动实践开创了‘义利并举、低调务实、敢为人先、坚韧不拔’的婺商精神,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书写了一段段传奇。”
因为在工商联工作,陈公炎经常有机会接触婺商,并了解他们。几年前,陈公炎还特地建立了一个婺商文化交流学习微信群,目前群里有290多名成员,大家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每隔一段时间,围绕市里的一些中心工作,陈公炎还会召集群里的企业家及志愿者一道开展公益活动,参与“五水共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劝导、走访问贫等活动,效果良好。
陈公炎说,多年来,研究甬商文化和精神、温州人精神和温商文化的文章可谓是汗牛充栋,而婺商务实且低调,属于默默无闻者,到目前为止,系统地分析研究婺商群体的文章很少,他在和婺商们接触的过程中,感动于他们的拼搏精神,也有感于他们创业的不易,通过对这一商人企业家群体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并对他们的经历加以整理,所以才有了《我是金华人——婺商文化解读》一书。
用心讴歌婺商
2017年11月举办的首届金华发展大会是金华的一次盛会,汇聚了“天下金华人”的力量,有力地促进了金华各县市抱团发展,吹响了金华各县市经济向都市区经济发展转变的号角,大会上成立的婺商总会,也使在世界各地拼搏创业的近30万婺商有了温暖的家。
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陈公炎当即创作了诗歌《天下婺商是一家》,抒情感怀。“打铁补锅、熊熊炉火,把天地五金照亮,刻刀雕梁,百工技艺将精彩人生绽放……”歌词描写了当代婺商凭着义利并举的传统、低调务实的风格、吃苦耐劳的韧劲,书写了无数的创业传奇,成为勇立潮头的弄潮儿的故事。这首诗歌,也得到了婺商们的好评。
之后,这首诗歌被改编成了歌曲,由省文化厅副厅长、著名作曲家刁玉泉谱曲,并被大家传唱。
“第一次听着这首歌,让我感到内心暖暖的,我想她唱出了广大婺商的心声。”当时,深圳市金华商会副会长江卫军这样说。
陈公炎说,商场如战场,广大婺商尤其是在外创业的婺商,他们不仅需要勇于拼搏的韧劲,还要有前瞻性和洞察力。他之所以创作这个诗歌,是因为当时正值金华发展大会召开之际,他希望以诗歌形式,更好地宣传和发扬婺商精神,凝聚更多婺商力量,没想到得到了这么多婺商的关注。
让婺商精神代代相传
《我是金华人——婺商文化解读》一书共12章,13万余字。这是一本专门研究婺商形成及发展的书,书的三位作者分别是金华市工商联党组成员、总商会党委副书记陈公炎,金华南山诗社社长、金华市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国友,金华人叶孝华。
据介绍,为了完成此书的创作,三人调查研究并收集了大量案例,并从八婺大地的人文特点,到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南宋“金华学派”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的文化发展,再到实体经济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和“信义和美、拼搏实干、共建图强”的新时代金华精神,层层递进,对婺商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
“义乌人依托小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国内外建起了大批小商品市场;东阳的建筑业、红木家具业辐射中国每个都市;永康依托五金产业延伸出电动工具、门业、杯业、轮滑车等产业;武义人的超市经济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兰溪人则延续着药商的传统;浦江的水晶、锁具独树一帜;磐安人独辟蹊径,靠塑管、画框产业立足市场……”陈公炎说,这背后都有文化力量的支撑。他认为,发掘和传承婺商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也有不少益处。
陈公炎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业态的不断兴起,单靠“一城一乡”单打独斗、闭合发展的思路已是过去式。婺商是一个以地为名的群体,她不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还流淌着共同的文化血脉,饱含着浓重的桑梓情怀。以后的婺商,更需要凝聚力量、分工协作、抱团前行,在自身发展壮大中,让独一无二的婺商精神也代代相传、发扬光大。